明嘉靖《长沙府志》(一)

湖南省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院网站 dfz.hunan.gov.cn 时间:2022-11-22 21:44 【字体:

◆梁小进范洁点校


编者按:明嘉靖《长沙府志》六卷,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修,为现存第一部长沙府志,原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长沙市地方志办公室从该馆影印,至今未能整理出版,更未能得到有关学者及学术界的利用。鉴于该志的珍贵史料价值。为促进对长沙地方志和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现特请梁小进、范洁点校整理,并在本刊连载发表。


(明嘉靖)长沙府志

(明)孙存潘镒修

(明)杨林张治纂


目录

长沙郡志序潘镒

长沙郡志叙徐一鸣

引志

图①

长沙总图一

长沙府图一

岳麓书院图一

州县图十

卷之一

郡县沿革大记②

郡县世谱③

封建世谱

郡守以下历任年谱

卷之二

十二州县职官历任年谱

选举年谱

卷之三

地里纪

食货纪

卷之四

建置纪

学校纪

卷之五

正祀纪

兵防纪

名胜纪

卷之六

名宦纪

人物纪

物异纪

方外纪

杂纪



长沙郡志序

嘉靖庚寅,予自荆移潭,前守滁阳孙君以郡志稿属曰:“子其终之,请乡宦宫赞。”茶陵张君重蒐删益,义例准迁史,癸巳入刻,曰:“子宜序。”

序曰:古者地理有图、有志,盖周官职方氏与小史、外史所掌而道以诏王者,非徒以饰吏事、广人之见闻而已。述沿革而知世道之升降,辨山川而知经制之详略,计田赋而知公歛之厚薄,本物产而知民生之赢瘠,察宦迹而知吏治之得失,按人物而知士习之浮正、俗尚之浇淳,其于政乎系焉大且要也。潭为郡支,自衡镇湘江,下注洞庭,境环及千里。自昔封建,国朝屡分藩焉,固重地也。产多名臣、硕士,而寓宦忠愤之臣,泽民抗节之贤,讲道过化之大儒光萃焉。赋五倍楚诸郡,穷氓迁复不常,客户杂于土著,而寇讼由之,俗古而染或异者势也。为政者观则而究,虑则志其可缓乎哉!

抑郡志古有无,不可考。国朝久未辑刻,孙君创稿而代去,非职史兼长如张君,其何以振千百年之旷典哉!顾谫陋无能为役,而乐志成以植政,后有续者,可不朽焉,是又不但一人一时之幸而已。孙君名存,字性甫,甲戌进士。张君名治,字文邦,与予同辛巳进士。

(嘉靖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新安潘镒序)



长沙郡志叙

嘉靖癸巳冬十二月,长沙郡志成。徐子曰:夫志,何志也。以志,志也。志何以志?君子之志在斯民,欲致其志于民,故志之也。

致其志可矣,又何以志事?往则迹湮势穷则力竭,君子欲致其志于无穷,故志之示久远也。是故禹功成而《禹贡》作,周道隆而《周官》成。孔子曰:吾志在《春秋》。兹圣人之志之志也。故人之于志也,可以知政、可以观化、可以兴、可以鉴。观斯志也,其知所以为志也乎。是故维王体国经野、升降离合之迹,世变可知也,使民明于故,故志沿革。万国之建诸侯,是亲封建者,示民以亲亲之道也,故志封建。亲亲之道,富贵之而已,治其民者吏也,故志职官。为治之道,莫大于兴贤,故志选举。贤才者,人之所视以为重者也。贤才生而后地愈重,故志地里。地利兴斯财用足,故志食货。财用足然后民可劳也,故志建置。建置当先于学校,礼义之地,风化出焉,故志学校。礼义之教兴而后幽明之道尽,故志正祀。明德罔馨,祸乱斯作,戢乱者兵也,故志兵防。兵戎戢而后山川宁,山川宁而后形胜见,故志名胜。名胜之地,必有宦游之贤者莅之也,故志名宦。有名宦,亦必有乡士大夫之贤者从而兴起焉,故志人物。人事美恶之间,天心之感应随之,故志物异。至于异教之匪,经事变之靡,一要之皆鉴戒也,故志方外、志杂纪终焉。是故观物异志而天道明,观地里志而地道陈,观职官、人物诸志而人道详。参三才,立人极,兹士之志。故志之以致志也。

是志也,何自有之,创始于前守孙子性甫,卒成于今守潘子希平,而笔之者则史氏张子文邦也。今天下郡邑咸有志,吾郡大矣,故无志。何无其志?故莫之志也。人皆有志,小人之志在一己,庸人之志在一时,君子之志在天下后世。志有大小,则政有隆污,故有志有弗志也。是故有其志而弗之志者隘也,无其志而志之以为饰者冒也。如其志志之,而苟焉以从事者弛也,斯政之敝也,化之靡也,均之志之失也。传曰:必有关睢麟趾之深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故曰:志也者,以志志也。呜呼!后之有志于斯者,其求诸所以为志也乎。

嘉靖甲午春二月初吉,赐进士出身奉议大夫、南京冬官郎中,前江西按察司副使、奉敕提督学校郡人徐一鸣撰。



引志

长沙志久废弗修,以观乎山川、疆域、邑居、民数、经制、度物,而无所于裁也;以观乎政治得失、民俗缓急、弛张先后,而无所于稽也;以观乎风气民习、异同趍舍,而无所于征也。

嘉靖戊子,太守滁阳孙子性甫乃属地官郎杨子林考郡之故而创志焉。既就稿,孙子代去。辛卯,婺源潘子希平自荆州来守潭,复以属之子治。治曰:是国之典也、事之理也、物之纪也,予小子弗学,其何敢,其何敢!潘子曰:史以彰往昭来、阐潜而发微也。子为大史,而弗论载,废郡邑之故不传,灭哲先之业不述,堕天下之史。余甚惧焉。治喟然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乃取子林所为稿而笔削之,为谱五,为纪十二,为卷六,凡若干万言。江淹曰:修史之难,无出于志。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称究悉旧事,而所著二史,独于志略焉。诚以宪章所系,不可得而易也。予小子弗学,其何能与于斯?聊辑见闻之旧以缀于篇,备遗忘耳,庶几后之君子有志于经邦稽古者,得观览焉。

《史》曰:神农氏崩葬长沙之茶乡。《路史》亦曰:祝融氏葬茶陵露水。则潭固古天子巡狩之地,圣王所理也。道有升降,或离或合,割立并置各殊,然要以亲百姓、通王道、推世运之次,作郡县沿革世谱第一。《易》曰:建万国,亲诸侯。自三代制废,后世所损益不同,而兴衰强弱之变可监焉,作封建世谱第二。古大国地方千里,长沙之疆凡九百里,而强其守,固古诸侯也,可不重欤,可不重欤!循名考实,百世莫遁焉,作郡守以下历任年谱第三。维百里之命寄于令,维德则附,否则违之,不可不慎也。召父、杜母之爱岂不远哉,作十二州县职官历任年谱第四。《易》曰:圣人养贤以致万民。贤者国之所倚以立也。取用之途,古今各异制,然要以得人才,同政治。比集科目之制,自宋以迄于今,作选举年谱第五。

维先王画地经野以同民于轨,夷险远近风气所钟也,此形势疆域之理,协民俗之宜,作地里纪第一。维国之食在民,民之食在力,其赢缩之节不可不辨也。视物产阜薄,以轻重贡赋征役之宜,有司之责与,作食货纪第二。维兴作之役,王政不能废也,然民所劳焉。灵台之什、城即之书,其将慎所择乎,作建置纪第三。《诗》曰:青青子衿。学校之废,其有刺也。夫故为政者先焉,作学校纪第四。昔者民罔中于信,以覆诅盟,发闻惟腥,先王所矜也。昭之彝典,俾有馨香,则万灵罔不格,本祀事之常,罔淫干邪,作正祀纪第五。《书》曰:有备无患。司马迁曰:非兵不强,非德不昌。武备之设,所从来尚矣,而今或玩焉。操戈与甲,而弗可以战也,可不惧欤,作兵防纪第六。维潭襟山带川,湖南之秀,若揽而有岳麓之胜,贤人君子所历也。百世犹耿光焉。《诗》曰:高山仰止。作名胜纪第七。维君子勤民,泽用下究。维德休明,百世其烈,不可掩也,作名宦纪第八。大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及夫幽人贞妇皆可不朽,以风之天下也。集论其行事之大,以述来古,作人物纪第九。天人之际,其感不可忽也。禛祥妖孽,可以观政,作物异纪第十。异端之教,其从来也久矣,流衍弗可,薙巳其极,则民兴胥渐,泯泯棼棼,以蹈于匪彝,可惧也,作方外纪第十一。理穷而疑,事纷而乱,不能以一也,然弗可遗焉。存之而备按考,作杂纪以尽事变第十二。



卷之一

郡县沿革大记

长沙,古荆州之域。《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其山衡,长沙居衡山之东二百里。

《文献通考》曰:古三苗国之地。《史》:三苗氏之国,左洞庭,右彭蠡。苏轼《指掌》:三苗居潭、袁、岳、鄂之间,则长沙非其地也。

翼、轸分野。保章氏注:鹑尾,楚也。《晋志》陈卓曰: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楚,分长沙入轸十六度。

春秋战国属楚。《史》:周成王封熊绎于荆蛮,居丹阳。后十馀世是为武王,自号曰楚。又后五世至庄王,并吞江汉之间。

秦伐楚,初置长沙郡,置湘、罗今湘阴地,古罗子国、湘南、益阳居益水之阳、阴山、零陵、衡山、耒、桂阳为县隶焉。汉高帝五年,初置长沙国。

《汉书》:波汉之阳,亘于九疑,为长沙,置茶陵居茶山之阴。《史》曰:炎帝葬长沙之茶乡、改湘曰临湘,复置下隽今沅陵地、昭陵今邵阳地、容陵、安成今福安地、连道、攸、酃,省衡山,置承阳,并益阳、罗、湘南凡十三县,并隶于国。以桂阳为郡,析阴山,并耒县隶焉,改耒曰耒阳。

武帝元封五年,以属荆州刺史部。六年,以零陵为郡。新莽僭,改茶陵曰声乡、临湘曰抚睦、安成曰用成、桂阳曰南平。东汉置长沙郡,属荆州刺史部,领临湘、攸、茶陵、酃、安成、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容陵。以湘南置侯国,析其地置醴陵,并隶郡。又析置湘乡,隶零陵郡。

中平,长沙区星反,以孙坚为太守,讨平之孙吴入长沙之始。

建安五年,刘表攻长沙,下之。十三年,刘备徇长沙,太守韩玄以郡降。二十年,刘备、孙权分荆州,以长沙属权。史:权从备求荆州,备不许,权遣吕蒙取长沙,备遣关羽争之。会曹操将攻汉中,备乃求和于权,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以东属权。吴太平二年,分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以茶陵隶湘东郡,析湘南置衡阳,并益阳、湘乡隶衡阳郡。又析置建宁,析罗置吴昌,析益阳置新阳,析临湘置浏阳,并隶长沙。以安成置郡,治平都。晋太康元年,破吴,沅湘降,置长沙郡,属荆州,领临湘、攸、下隽、醴陵、浏阳、建宁、吴昌、罗、蒲圻、巴陵凡十县。以湘南隶衡阳郡,省连道入湘乡,改宁乡曰新康。

大安二年,寇张昌据长沙。

永嘉初,置湘州。《宋志》:江左又分荆为湘,或离或合。五年,醴陵令杜弢陷长沙。

建兴三年,陶侃击杜弢,破之,湘州平。《史》:陶侃与杜弢相攻,弢使王贡出挑战。侃谓贡曰:弢为益州小吏,盗用库钱,又死不奔丧,天下岂有白头贼耶?贡降,陶进长沙,湘州悉平。

永昌元年,王敦陷长沙湘州。

咸和,罢湘州,复隶荆州。

羲熙六年,卢循寇长沙,陷之。十二年,刘裕自加都督湘州军事。

六朝:宋置长沙国,兼置湘州,析吴昌置湘阴,隶湘东郡。《史》:张九韶曰:东晋以来,南北分争,州郡不常,迨宋受晋禅,有州二十二。湘州治临湘。南齐改国为郡,以攸隶湘东郡。梁为湘州,改湘南曰湘潭以昭潭名。以湘阴置岳阳郡及罗州。

《隋志》:梁天监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千二十二。又以旧州遐阔,多所析置。侯景横祸,台城沦陷,注记无遗,郡县户口不能详究。

庚午,梁王僧辩克湘州,梁子弟自相攻伐也。壬申,梁湘州刺史王琳、长史陆纳袭据湘州。庚辰,陈大尉侯瑱攻湘州。辛巳,湘州降。《史》:江陵之陷湘,已皆入周矣。不书周湘州,何故?梁上也,周不得而有之。故湘州之降,陈不书周。《隋志》:陈氏土宇弥蹙,威力所加,不出荆、杨之域。罢罗州,改攸曰攸水。丁亥,陈湘州刺史华皎叛附于周。

隋开皇九年,陈湘州刺史陈叔慎起兵长沙,败死,湘州平,置潭州。

大业三年,改置长沙郡,并邵陵、夫夷、都梁、耒属,领长沙、衡山、益阳、邵阳凡四县。省宁乡入益阳,省浏阳、醴陵入长沙。废岳阳郡,并入岳阳县。置玉州,寻改岳阳为湘阴。废玉山县,隶巴陵郡。十一年,废玉州,省建宁、阴山、茶陵、攸水入湘潭,隶衡山郡。

唐改长沙郡为潭州,属江南道,领县六,省罗入湘阴,隶岳州。复置茶陵、攸隶南云州,寻省茶陵入攸。

贞观废南云,以攸隶衡州。

圣历,复置茶陵,隶衡州。复置湘乡、新康、醴陵、浏阳,隶潭州。寻省新康。

天宝,改长沙郡,寻复为潭州。乾符六年,黄巢陷潭州。

中和,置钦化军节度使。

光啔二年,改武安军节度使《史》:衡州刺史周岳发兵攻潭州,开勖招淮西将黄皓共守之。皓杀勖,岳拔州城,诏更其军号,曰武安。

乾宁元年,马殷入潭州。《史》:梁开平元封殷为楚王,四年拜天策上将军。唐明宗天成二年封楚国王。

殷自以潭州为长沙府,建国,承制置官属。《世家年谱》:长兴元年,希声立。三年,希范立。天福十二年,希广立。

五代:梁,以攸隶潭州。

晋以茶陵隶潭州。

汉析长沙,置新喜,以攸隶衡州。

乾祐三年,马希萼陷潭州,据之。

周广顺元年,唐边镐入长沙,马氏绝。二年,刘言据潭州。

三年,王进逵据潭州。

显德三年,周行逢据潭州。

宋建隆三年,张文表袭潭州,据之。

乾德元年,宋克潭州,置防御使,罢新喜,置常丰。

开宝,废常丰入长沙。以茶陵隶衡州,以益阳隶鼎州,寻复隶潭州。析长沙、湘潭二县地,置善化。又析长沙地,置宁乡,治故新康之玉潭镇。

端拱元年,置武安军节度使。

淳化四年,以衡州之衡山、岳州之湘阴耒属。

至道三年,以潭州属荆湖南路,领长沙、善化、攸、醴、湘潭、益阳、浏阳、衡山、湘阴、湘乡、宁乡凡十一县。

熙宁,以益阳梅山地置安化。

绍兴,改茶陵为军。

嘉定,析茶陵地置酃,罢军为县。

建炎四年,金人屠潭州《史》:金既破江西诸郡,乃引兵犯湖南,遂陷潭州,屠其城而去。

开庆元年,蒙古兀良合台围潭州。

德佑元年,元阿里海涯围潭州。二年,元兵破潭州,守将吴继明、刘效忠以城降。

元置潭州路,领益阳、浏阳、湘潭、醴陵、湘阴、茶陵、湘乡、长沙、善化、安化、宁乡、攸,凡十二县。

元贞,改益阳、浏阳、湘潭、醴陵、攸、湘阴、茶陵、湘乡为州。

天历,改天临路。

至正,伪汉将陈友才据潭州。欧祥据浏阳、茶陵。刘贵清据益阳,民入山寨,立长比众以自保。甲辰,我太祖将兵伐汉,陈理降。友才以长沙、益阳寨长,王忠信以善化、黄宁以浏阳、易华以醴陵、王崇德以攸、谭悦道以茶陵、刘王以湘潭、吴仁琮以湘阴、贺兴隆以安化、李祥以宁乡咸来附。

国朝洪武二年,改路为潭州府。改茶陵、攸、益阳、醴陵、浏阳、湘阴、湘潭为县。

洪武五年,改长沙府,隶湖广布政使司,领长沙、善化、湘阴、湘潭、浏阳、醴陵、宁乡、安化、攸县、茶陵、湘乡、益阳凡十二县。

成化十九年,改茶陵为州。

按:长沙在三代以上,其详弗可考已。秦汉始开郡国,跨地千里,厥后析置靡常,分而为零陵、为衡阳,郡县之设几数倍秦汉矣,可以观世之升降也。奸雄盗贼偏安窃据,皆能出号称主,以令兹土,故并书之,以著世运之次,明离合之迹,俾后世考见焉。



方志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