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方志系统二〇二三年度工作要点

湖南省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院网站 dfz.hunan.gov.cn 时间:2023-04-26 11:21 【字体:

湘志发〔2023〕7号


各市(州)、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院机关各部室、地方文献研究所:

《湖南省地方志系统二○二三年度工作要点》已经院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院

2023年4月23日



湖南省地方志系统二○二三年度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省地方志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地方志工作等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要求,着力固底板、补短板、强弱项、谋长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全面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全系统要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按照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四史”教育,真正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史志工作机构领导班子要坚决扛牢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按照“四强”“五化”支部建设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基本制度和准则,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实现以党建带群建、以党建促发展的目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始终以严的主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努力锻造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争先创优的良好政治生态继续在全系统开展党建评优工作,提升地方志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水平。

(三)切实保障意识形态安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深化地方志是重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重要力量的认识。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全局思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地方志作品的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保密关,巩固志、鉴、刊、网、号等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地方志领域的意识形态绝对安全。

二、以质量建设为抓手,提升志鉴工作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志书编纂工作。组织实施“湖南精品志书工程”,加强《湖南省志(1978-2002)》各有关分志和市县两级综合志书的编纂扫尾工作,继续推进《湖南通志》、“湖南省特色志丛书”编纂出版项目。要严格质量标准,认真做好志稿评审、验收、出版等工作。总结推广《十八洞村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扶贫志》编纂经验,认真组织编纂好列入全国试点计划的汝城县、凤凰县、花垣县扶贫志,启动实施《岳麓书院志》《沙洲村志》《菖蒲塘村志》编纂项目。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名镇名村志项目申报和编纂工作。

鼓励和支持市县组织编纂部门志、专题志。积极探索湖湘红色革命文化系列、地理标志产品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等志书的编纂出版。继续支持浏阳小区志编纂出版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年鉴出版工作。组织实施“湖南精品年鉴工程”,着力提升省市县三级年鉴质量,以精品年鉴的标准打造《湖南年鉴(2023)》,以《湖南年鉴》增刊形式编纂出版《鉴证湖南(2022)》。继续做好对51个民族地区和脱贫地区县级年鉴公开出版的资助工作,持续巩固地方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全覆盖工作成果。继续推进长沙市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单位创建工作申报1部地方综合年鉴争创“中国精品年鉴”。鼓励支持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编纂出版部门年鉴、行业年鉴、乡镇(街道)年鉴。

三、以服务发展为重点,加强资源开发利用

(一)加强地方志文化宣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动地方志这一中华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地方志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治国理政智慧,编辑出版《韩公亭》等地情读物,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资政辅治参考。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传播技术优势,认真组织开展地方志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进网络等工作,不断增强地方志教化育人、凝心铸魂的社会功能。

(二)加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将数字信息、视频会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地方志工作中,增强地方志及时、广泛、准确收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成果、会商研讨地方志编审重大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湖南数字方志馆”功能,推进地方志工作与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的融合,打造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更加便捷和功能齐全的地方志数字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数字化编纂、智能化阅读地方志提供平台支撑。

(三)组织开展古籍旧志整理。重点组织编制《湖南历代方志集成》编纂和名志点校出版规划,探索建立全省古籍旧志整理规范。继续深入细致做好旧志古籍调查摸底工作,向全社会征集购买旧志谱牒。

(四)实施地方志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社会各方面和地方志专家库专家的力量,在地方志服务宣传思想工作、数字化赋能地方志事业发展等方面加强调查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地方志课题编研成果。

四、以依法治志为依托,健全工作体制机制

(一)合力推进地方志法治建设。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规定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扎实开展湖南地方志立法后续工作,组织法律专家对相关条文进行修改完善,力争年内由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湖南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或《湖南省地方志工作办法》。要进一步总结地方志工作经验,在志书、年鉴等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上彰显新作为。

(二)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认真发挥好地方志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全省地方志工作的职能作用,着力构建起上下联动、横向联通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一盘棋”机制。

(三)巩固拓展新型战略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拓展与湖南日报社、中南大学出版社、湖南地图出版社等的战略合作关系,丰富合作成果;争取与湘潭大学、湖南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探索与省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出版单位构建合作关系,在地方志编纂出版和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寻求新发展路径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省级地方志专家库动态调整机制,引导组织更多专家学者有序参与地方志工作。开展地方志业务培训,高质量办好第一期地方志专家高级研修班,加强志鉴编纂业务培训。大力培育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通过招、选调、遴选等方式,引进方志专业急需人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五)培育壮大社会参与力量。完成湖南省地方志学会换届,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展地方志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培育壮大地方志事业的社会参与力量。加强学会学术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韩公亭杯”理论征文评比、表彰活动,打造地方志理论研究品牌。



方志湖南